新疆兵团:粮棉“科创”结硕果

  中新网乌鲁木齐8月5日电 (史玉江 王晓燕)近日,新疆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宏芝蹲在田埂边,指尖划过“核春3号”的麦穗,抬头对身边的技术员说:“这品种株型紧凑,抗病性强,按现在的长势,亩产上800公斤有戏。”

  这片麦田,正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优质特色粮食作物创新中心的核心区。

专家查看“核春1号”高产小麦品种长势。王晓燕 摄

  如今,以该中心为先锋,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下称“中棉所”)在红星二场建成的优质抗逆经济作物科创中心,让“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今年百亩试验田种了633个品种,仅小麦就有112个,千亩示范区试种了7个品种。”红山农场四连负责人姜顺旺介绍,第十三师新星市优质特色粮食作物创新中心联合第十三师农科所、青岛农业大学等单位,聚焦黑小麦、硬粒小麦等特色粮食育种与高产技术。

  红山农场提供的140亩试验田成“品种擂台”。目前,第十三师新星市优质特色粮食作物创新中心已对接相关种业公司开展春小麦万亩良种繁育,抗逆高产品种累计推广10万亩。

  位于红星二场的优质抗逆经济作物科创中心,依托中棉所优势,聚焦棉花抗盐碱、耐旱品种选育,已培育3个抗逆棉花新品系。

  “盐碱地试种亩产突破350公斤。”中棉所研究员叶武威表示,这为干旱盐碱地区种棉辟新径。

  “两中心虽分别侧重粮食、棉花,但目标一致:让技术落地,让职工受益。”第十三师农科所副所长管利军说。

  “培育一个品种需10年以上,推广好同样要下功夫。”张宏芝说,其团队带来的“核春1号”“核春3号”等品种目标亩产800公斤以上,还需摸索水肥一体化、化学调控防倒伏等本地适配技术。

  张宏芝团队与第十三师农科所技术员常开“田间研讨会”。管利军说,下一步要将数据转化为职工们易懂的种植方案。

  “以前推广新品种,大家总说‘先看看’,现在见了试验田收成,都主动来要种子。这就是技术落地的最好证明。”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徐红军表示。(完)

【编辑:李岩】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3Qf4vV"></kbd><del id="TLvVhF"></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qMhCEM"></b>
  • NightsofSensationontheBeach未压缩版
  • SeductionatFeverWithoutShameoriginalversion
  • 梦中的唇语日记未修正
查看更多

《最后的艳遇私语未审查版本》

发布时间:2025-08-05 13:34:33 午夜艳遇诱惑高清完整版 来自湖南

梦中的粉色冲动无修版  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蒋月表示,这些规定包含了推进性别平等理念、消除实际存在的性别歧视两类目标任务,特别是明确了性别歧视的基本判断标准,将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是客观规律,在多地实施强省会战略下,人口向强省会城市流动的现象可能更为明显。除此之外,此次认定的14个Ⅰ型大城市中,南宁、石家庄、厦门等城市城区人口数量已经接近500万关卡,未来亦有机会冲击特大城市的目标。  “现在整个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家都非常急功近利。总是在想怎样能用最短的时间抢占市场、扩大规模、融资上市。”吴红民表示,资本的诱惑是非常大,有了资本就可以做很多市场拓展的动作,比如打价格战。但商业模式走不通,最后留下的是一地鸡毛,真正受损的是学员。“学员因此失去信任和‘上岸’的机会。看到这一点,就知道过度资本化对整个社会和行业来讲,都不是一个健康的因素。”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8585478
举报
热点推荐
  • 我的痴缠故事原始版

    2025-08-05 13:34:33

  • 一次暗恋私语uncensored

    2025-08-05 13:34:33

  • 床上的诱情私语完整版本

    2025-08-05 13:34:33

  • 那一夜的情日记无码

    2025-08-05 13:34:33

  • 梦中的夜半故事高清未删减

    2025-08-05 13:34:33

  • 最后的妖精经历unmodified

    2025-08-05 13:34:33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